阁笔趣

阁笔趣>剑宗外门 > 第376章 混沌渐起(第3页)

第376章 混沌渐起(第3页)

“可您错了。”李念轻声道,“您以为删掉文字就能消灭记忆,可您忘了,人心才是真正的史册。每一个母亲对孩子讲的故事,每一个老人在坟前低语的名字,都是无法焚毁的篇章。”

老人颤巍巍站起,环顾四周??窗外,数十名学生静静伫立,手中各持一盏纸灯。

“你们……真的会一直这样下去吗?”他问。

“会。”李念答,“直到每一盏灯都被点亮。”

王缙离去时,未乘辇车,步行出村。途中跌倒一次,无人搀扶,他自己爬起,继续前行。

半月后,他递交辞呈,并附万言《悔史书》,坦承一生篡改史实之罪,请求“以余生校勘一部真史,赎此生之愆”。

朝廷震怒,将其软禁家中。然民间反响剧烈,十余名曾参与遮蔽真相的官员相继自首,或献出私藏档案,或公开忏悔。一场自上而下的“清史运动”悄然兴起。

又一年清明,李念收到一封匿名信,内附一枚锈蚀的铁牌,刻有“影阁?夜行”字样。随信地图指向北方荒山一座废弃矿洞。她组织探险队深入挖掘,竟发现一个地下档案库??整整三百七十二只铁箱,封存着影阁百年来搜集的禁书、密报、证词、录音胶卷。

其中最令人震惊者,是一卷摄于三十年前的西洋摄影底片:画面中,年幼的李念与父母站在长崎港码头,身后不远处,一名黑衣人正举起火枪。而远处船上,赫然是南宫萤的身影,怀抱古琴,遥望故土。

原来,那场夺去她双亲的“海盗袭击”,根本就是影阁策划的刺杀!

李念凝视照片良久,终将它收入《全史?家国篇》增补卷。但她并未因此陷入仇恨。她在序言中写道:

>“我知道是谁扣动了扳机。

>但我更知道,是谁让那颗子弹的意义失效??

>是那些不肯遗忘的眼睛,是那些坚持讲述的嘴唇,

>是你们,此刻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人。”

冬天来临,大雪封山。继光庐燃起炉火,学生们围坐听讲。李念取出一片干枯的海棠花瓣,讲述南宫家人留书的故事。

“所以啊,”她说,“有些花虽然凋谢了,但它的种子还在风里飞。也许百年后,在谁家院墙角落,忽然开出一朵红花,没人知道它从何而来,只知道??它很美,而且不怕冷。”

次日清晨,邮差送来一封信,信封盖着高丽王印。拆开一看,是国王亲笔:

>“我国已依《长崎共识》重修国史。今查明,百年前我国使臣曾目睹周景和星图篡改过程,当时因惧怕大华权臣,隐瞒未报。现特派使团携原始观测记录来华,愿共铸《东亚真史》。”

李念读罢,久久伫立窗前。

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落在照心碑上,那行大字熠熠生辉:

**史者,民之心也。**

她转身走向书桌,提笔写下新计划标题:

《全球拾遗计划:寻找散落世界的中国记忆》

然后轻轻吹灭油灯,推门而出。

门外,一群孩子正扫雪清路。他们一边劳动,一边齐声背诵《悔过席》最后一段:

>“我未曾亲手点燃灯火,

>但我愿意成为传递火种的人。

>即便我的名字终将被忘记,

>只要光还在,我就没有真正死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