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军户的填房甄珠全文免费阅读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王举人能够中举,从府试到乡试,花了十五年。其中被耽搁的那些年,与其自身才学皆无半点关系。孙夫子花了半个时辰才学生们讲完王举人。他歇了歇,继而还把其他几个相熟的秀才的经历也同样讲给了底下的学生听。举试班甲乙班的学子们这么半天下来,神色迷茫、不安、疑惑、不知所措……他们一时间失去了语言能力一般。“今日之所以给你们讲这些,只是为了让你们知晓,科举一途并不是饱读诗书就能走到底。”孙夫子语重心长道,“死读书要不得,防人之心不可无。”“若是尔等不开窍,科举与官途怕是无望。”他的目光扫过底下年轻的脸庞,看着他们的各式反应,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当年也是这般不信世间险恶,对这世道有一股天真的信任与盲从。只是自从那两遭院试的事情发生了,才让他有所改变。于是乎,在第三次赶考考中后,他就迫不及待熄了那股科举仕途之心,一心一意回到盐边县当个夫子,再也不愿踏入那些事了。坐在一排的秦朝宁把夫子的话认真听完后,小脸沉思着。他觉得自己从中似乎看明白了点什么:像孙夫子第一次赶考被下迷药的事件里,他发现那两个下药之人是用了并不短的一段时日里来谋划此事。他们日常就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才会让同一客房内的众多学子毫无半点戒备之心。实际上,他觉得也有可能这两人在期间就有露出过马脚的。只是夫子他们这些受害的学子们被对方日积月累的行为迷惑到,哪怕对方露出马脚的时候,也归之于无心之失,才放松了防范。这是否说明,只要一个人长期做别人眼里正向的事情,哪怕哪天这个人有意做错了点什么,世人皆会自动为其开脱,觉得他是无心无意之举?秦朝宁觉得自己好像顿时知道了点什么,学到了点什么。他的小脑袋瓜子思考的内容与孙夫子本意想灌输的作为赶考之人必须要自我保护,科举路途险阻,需要时刻不松懈防备之心……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台阶上的孙夫子看着底下的他们,忽然有点愁。都说三岁看到老,底下学生们的性情似乎一眼都被看透了。他这些年教过的学生那么多,其中也不过,屈指可数地出过一两名秀才,其他人大多数都止步于童生之前了。眼下这一批青葱学生,给他的感觉亦没有一位能混官场的料子。思及此处,孙夫子无奈地轻叹一声。难不成他这一辈子,就真的教不出一位为官从政的学生了么。越想越心酸,孙夫子把手里的茶碗一口喝光。六岁的案首等县试第三场的结果张贴了后,他们这些学子就迎来了县试的第四场与第五场。期间,华风书院的学子们仍旧找上了东篱书院的举试班甲乙班的学子们两次。但是东篱书院的众人,自从上完孙夫子那一半天的课,已经不太愿意和华风书院的人来往了。受孙夫子“熏陶”,华风书院这几人的行径,在他们细想之下,总感觉哪哪都有一丝不妥当。其中譬如,大家素未谋面,当初队伍里参加第三场县试的就一百余名学子,如何就他们东篱书院的独一份风姿灼灼了?这几人还总是末尾就把话题引到他们书院的小师弟身上,这同样让他们越想越不对劲。而华风书院的人三番两次凑上来,自然能看得出来自己几人都被东篱书院的学子们冷待了。为此,在第五场应试排队当日,他们找上了别的学子们。临进县衙前,他们都聊得热火朝天,真真相见恨晚。东篱书院的众学子发现,县试的第四场与第五场的应试,果然如小师弟秦朝宁所想,确实难度有所下降。这两场的考题均不过是默写四书五经中的原文而已,都是他们会的。而对于秦朝宁而言,这样的考题其实相当于是抄书的乐趣,甚是信手拈来。他连草稿用纸都无需打开,抬笔、点墨,就直接在答卷上流畅书写。这两场应试的话,县衙里提前缴卷的学子们很多,秦朝宁混在其中并不打眼。而东篱书院这次参加县试的学子里,含秦朝宁在内共剩余七人,皆考完了县试的第四场、第五场。待盐边县的县试一结束,多日未曾归家的举试班甲乙班的学子们,终于等到了与其他学子一般,迎来了东篱书院惯常的旬假。秦朝宁已经一个半月未曾归家了。他一大早就迫不及待收拾好自己的背篓,还带到了学堂里。等孙夫子授课完毕那一刻,他就迅速跳下了椅子,利落地把书案底下的背篓背上,小短腿哒哒哒加速往外跑。这会的孙夫子本人,还在台阶上收拾书籍:“……”而其他仍旧不敢动弹,要维持稳重姿态的学子们眼睁睁看着小师弟半息都等不及地溜了:“……”此时此刻,从他们的目光看过去,那是一只行走的背篓,渐行渐远。而秦朝宁刚跑到书院大门,秦朝阳就上前接住了他。不得不说,秦朝阳觉得自己的幺弟,当真一天天地愈发结实。虽然小脸蛋和四肢不显胖,但是一身的肉都很结实,身子沉手得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