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笔趣

阁笔趣>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97章 情书(第2页)

第797章 情书(第2页)

>因为有人愿意等我说话

>

>现在我敢大声喊出名字

>哪怕回声只有我自己听过

>因为我知道

>总有一阵风,会把我的话带到远方

歌声结束,屋里一片寂静。窗外,月光洒在藤桥上,仿佛铺就一条银色归途。

林远久久未语,最后只是伸手,用力揉了揉少年的头发。

“这首歌,够资格放进‘心跳日志’年度精选了。”他说,“而且,我要把它设为全国‘童声保险箱’的默认唤醒曲。”

吉克木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点燃了整片星空。

第二天清晨,林远带着技术员对全校设备做最后一次联调。就在即将完成时,系统突然弹出一条异常警报:昨晚十一点十七分,有匿名用户通过公共终端上传了一段长达四十三分钟的音频,情绪波动剧烈,AI初步判定为【极度焦虑+创伤闪回】,已自动转入紧急干预流程。

“是谁?”林远皱眉。

“不知道。”技术员摇头,“设备显示是手动触发,没有登录账号,也没有留下身份信息。但我们追踪到信号源来自村卫生所后面的废弃窑洞。”

林远立刻动身前往。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窑洞早已荒废多年,门口结满了蛛网。他推开腐朽的木门,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角落里,一台老旧的“素颜之声”初代录音仪静静地躺在破布堆中,指示灯仍在微弱闪烁。

他捡起设备,插入读卡器,播放那段音频。

起初是一片沉默,接着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吸声,夹杂着压抑的抽泣。过了许久,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

>“我不知道该跟谁说……我已经撑不下去了。每天晚上闭上眼,都是那天的画面。车子翻下山崖,我妈把我推出去,自己没来得及逃……她最后看我的那一眼,我一直记得。可我现在……我真的好累啊……”

林远的心猛地揪紧。

这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且处于高危阶段。更令人心惊的是,这段录音竟出自一名未成年人之口??声音辨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说话者年龄约十五岁左右。

“马上定位IP地址和SIM卡信息。”他沉声道,“联系县医院心理科,准备好危机干预小组。”

三小时后,他们在镇中学找到了录音者??一个名叫阿依诗薇的女生,高二学生,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三年前经历重大车祸,母亲当场身亡,她因骨盆骨折休学半年,康复后极少提及往事。

当心理医生轻声问她为何选择在这个地方录音时,她低着头,声音几不可闻:

“那里没人去,也不会被打扰。我以为……只要说出来,就能放下。可每次说完,反而更痛。”

林远坐在她对面,没有急着劝慰,只是拿出自己的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里面传出一段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是那位浙江植物人母亲苏醒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我想抱抱我的小宝。”

“你知道吗?”林远说,“这位妈妈昏迷了四年。她的儿子每天都在她耳边唱歌,讲学校的事,甚至录下老师的讲课音频放给她听。所有人都说没用,可他坚持了1460天。直到有一天,监测仪显示她的心跳突然加快,AI捕捉到一句微弱的情绪信号:‘想回家’。”

女孩抬起头,眼中泛起泪光。

“我不是要告诉你痛苦会消失。”林远继续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有些声音,哪怕微弱到几乎不存在,也值得被听见。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一切。”

当天下午,阿依诗薇主动申请成为“静默之声”校园志愿者。她开始协助低年级学生使用设备表达情绪,还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原来我不是软弱,我只是太久没人陪我说话。”

一周后,林远启程返京。临行前,全村老少聚在学校门口送行。孩子们举着亲手画的卡片,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悄悄话”。吉克木果代表全班送上一份特别礼物??一本手工装订的《会飞的话?第一辑》,收录了过去一个月里学生们最打动人心的二十条录音文字稿。

林远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多了一行手写的小字:

>“林老师,谢谢你让我们知道,说话是有力量的。”

飞机起飞时,他再次打开陈默留下的那封邮件附件,戴上耳机。

依旧是那句平静的开场白:“如果你们听到这段声音,说明我已经走了……”

可这一次,他不再流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笃定??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穿越生死、跨越山海,将无数破碎的灵魂串联在一起。

回到北京当晚,他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正式邀请函,确认“声屿”团队将主导一项跨国合作计划:在非洲肯尼亚、南美秘鲁、东南亚老挝等地设立试点站,推广“被动式情感监测技术”用于战后心理重建、灾后创伤疗愈和边缘青少年干预。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风向彻底扭转。“静默之声”入选央视“年度温暖科技榜”,多家三甲医院主动申请接入系统,用于ICU患者临终关怀与术后心理评估。甚至连最初质疑最激烈的医学期刊也发表后续文章,承认“现有证据表明该技术在特定场景下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